作者: 缪琦
“我们在决定落地上海以前,把长三角的主要城市都走了一遍。但在疫情暴发后,真正能支持我们全部线上操作落地的,只有上海临港(23.680, -0.18, -0.75%)新片区。”
作为7月22日举行的上海市外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的代表,上海川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肇元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海市政府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服务效率是让他们做出最终选择的首要原因。
这家把总部设在上海的集成电路企业,于今年2月正式成立。让许肇元印象深刻的是,公司的注册和经营并没有因为当时严格的疫情管控而放缓速度:1个半月完全搞定,并且工商及技术转移等流程基本都在线上完成。
疫情无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放缓了全球化的人才流动与商业合作,但外资涌入上海以及扩大在华投资的信心,却不降反增。
用澳汰尔工程软件(上海)有限公司(Altair)大中华区总经理刘源的话来说,疫情催生了大量新的需求,也让企业对于数字化、数据和云端的需求快速增长,让原本增速就快的中国市场更具吸引力。同时,政府在疫情面前展现出的有效控制及务实的执政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继续扩大投资的信心。
在22日的签约仪式上,54个外资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超过80亿美元。
根据官方数据,今年1~6月,上海市实到外资102.8亿美元,在去年同期高增长的基础上同比增长5.4%。
其中,实到外资1亿美元以上项目19个,合计实到外资53.5亿美元,大项目占比稳步提高,支撑作用明显。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6家、研发中心10家,累计分别达到746和471家。
科技型企业比重大
在当天签约的外资项目中,有15个项目涉及新基建,涵盖网络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10个项目投资超1亿美元,涉及商务服务、能源和金融等领域;3个项目来自世界500强企业。
Altair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科技公司,为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大型制造企业在产品开发、高性能计算(HPC)和数据分析等领域提供软件和云解决方案。
刘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公司从2018年开始考虑把上海公司升级为Altair大中华区的总部,到2019年正式提上议程,再到今年正式落地,整个过程都在计划之中,未因疫情的暴发而推迟。
他表示,公司选择在上海设立大中华区总部的主要原因,是不断对外开放的政策,对企业的各项支持以及高度集聚的人才。
作为一家自主研发全闪存阵列AFA技术与产品的集成电路公司,许肇元他们把中国作为最主要的市场,短期内的业务占比将超过90%,预计今年内将新增50名员工,至少50%的研发人员,强化既有软件技术的同时开展新一代NVMe-oF全闪存架构核心技术与关键软件的研发,填补国内在超高速IOPS数据读写系统存储领域的空白。
“我们的核心技术无开源代码或境外IP授权,100%是自主研发以及完整专利保护,所以不会受任何影响。”他这样说。
“把中国赚的钱全部投资中国”
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的上海寺冈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寺冈电子”),在当天进行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签约。该公司财务部长李丽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寺冈电子于1992年进入上海,2018年在上海设立了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今年又设立了地区总部,计划整合总部公司在新加坡和印度的业务。
“虽然是日本独资企业,但我们公司过去20多年的利润绝大部分都留在了上海。我们日本的老板说,在中国赚的钱都要用于投资中国。”李丽萍说。
寺冈电子主要经营各类包装机、条码秤、收款机等高端智能产品及其云服务。李丽萍表示,疫情发生后,这个行业反而迎来了机遇,预计今年年底整体营收即可达到去年的最高水平。
同样计划成立大中华区总部的凯誉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TMF)中国区总裁李同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选择上海是因为这是中国吸引国际大型企业总部最多的城市之一,不仅让作为商业服务提供商的TMF更靠近庞大的客户群,而且当地具备的法律法规环境、稳定的政治环境、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以及行之有效的政策等,也让企业的快速发展有了保障。
李同说,TMF在2020年前半年表现平稳,期望今年营收较预期稳定表现。
今年以来,为了帮助外资企业纾难解困,上海市政府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重点外资企业开展全覆盖走访,对全市5万余家外资企业开展全方位联系服务,同时创新运用“云推介”“云洽谈”“云签约”等招商模式,全力稳住外资基本盘。目前已形成的《上海市外商投资条例(草案)》,也在按程序推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