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沪指十年回原点? 两会代表委员 热议指数编制方法改革)
屠光绍表示,抑制上证综指上涨的直接原因在于退市制度的不完善,同时,过去一些上市公司粉饰财务的行为,使得“上市之初”成为其业绩高光时刻,此后业绩一路下跌,对主要指数产生长期下拉作用。
5月27日,上证综指收于2836.8点,近期一直在2800点左右徘徊。而拉长时间周期来看,目前上证综指2800点的点位,早在2007年就已经达到。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两会上,相关代表、委员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议。其中屡被业内人士提及的关键问题是,中国的退市制度不完善,成了抑制上证综指上涨的根本。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独家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场对主要指数的讨论在于“比较指数”的问题,但仍有部分声音将指数上涨和投资者赚钱效应直接绑定,这是两个需要区别的概念。
缘何失真?
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5月25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证综指长期不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是新股计入指数时,尚未经过充分博弈,价格稳定性较差。上证综指编制之初,新股上市1个月后才计入指数。此后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3次调整:1999年11月9日,将新股计入指数的时点调整为上市第2个交易日;2002年9月23日,将新股计入指数的时点调整为上市首日;2007年1月6日,将新股计入指数的时点调整为上市第11个交易日。
但是,2014年以来,受新股发行定价、上市首日涨跌幅等制度变化的影响,新股上市后平均拉出9个涨停板,计入上证综指时,新股股价普遍处于高位,之后新股价格回归,对上证综指产生影响。
第二,基本面恶化公司未剔除,影响了指数的代表性。
第三,总股本加权不利于真实反映股价的总体变化,削弱了指数的表征作用。
“目前沪市自由流通股占比仅为40%左右,其中,银行、能源等权重股占比更低。大量非自由流通股虽然没有参与交易,但对上证综指的影响较大,导致上证综指的表现与广大投资者的实际感受产生一定背离。”朱建弟称。
而屠光绍的看法则更为直白。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抑制上证综指上涨的直接原因在于退市制度的不完善,同时,过去一些上市公司粉饰财务的行为,使得“上市之初”成为其业绩高光时刻,此后业绩一路下跌,对主要指数产生长期下拉作用。
第一,中国股市的退市机制不顺畅。上市公司只进不出或少出,导致了上市公司的结构有问题。这就使得一些差的公司,应该淘汰的公司,还留着。但上证综指又是一个综合指数,那些差的公司在里面一直占着权重,所以导致指数上不去。
第二,上证综指中包含的上市公司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中国资本市场建立以来,国内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一直都在变化、调整,但中国上市公司的结构还是以传统产业为主,这意味着,能够反映新动能的,比如说科技创新的、业务创新的创新型企业,成长性非常好的新兴产业企业,在整个上市公司的结构里面占比还是很低。比如说,目前A股市值前10名的上市公司,传统产业比重很大。
从上市公司角度来说,可以通过上市,有了更好的资源,包括资金的筹集,能够实现更快地成长,但是因为我们过去的上市条件,导致一些企业的高成长性无法体现在股市中,也就制约了指数的上涨。
第三,跟国内的上市制度相关。
“从过去30年来看,曾经有不少的公司,为了IPO的业绩要求,会进行一些业绩的包装,甚至是粉饰造假,以达到上市的标准。上市之后,公司本身缺乏后续盈利能力,所以就会有业绩变脸,上市时非常好,第二年就不行了,到第三年甚至亏损。这种现象曾经有一定的普遍性。”屠光绍说,所以这类公司上市以后成长性不好,指数就上不去。甚至于上市那天股价就到顶了,有些公司上市那天业绩就是最高点。这几方面的综合原因,使得指数一直涨不了。
此外,指数的比较还有个可比性的问题。
“我们一般谈综合指数,但国际上主要看样本指数。美国指数,样本越大的,其实也一样涨得较慢。比如道琼斯指数,包含的公司样本少,又不断调,这个成分指数涨得就很快;但是比如标普500,涨得就相对较慢。”屠光绍说。
不过,屠光绍表示,虽然指数没涨,但不代表老百姓没赚到钱,市场往往容易将这两个概念混淆。
尽管有以上因素,但屠光绍也强调,中国股市的根本问题还是上市公司质量问题,指数是深层次问题的外在表现,通过注册制和科创板等深化改革,才能提升资本市场的功能。
如何优化?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5月25日同样发文呼吁,沪指失真问题应引起充分重视。
李迅雷称,沪指失真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至晚从2006年开始,“沪指失真”已经成为一个市场上上下下尽人皆知的专有名词。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可能经常会疑惑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沪指没有充分体现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达三四十年的高增长,2000年中国GDP突破10万亿元,2019年已达99万亿元。而上证综指在2000年就已经达到2000点,2020年为何仍未突破3000点,10倍的GDP与50%的股指涨幅,反差不可谓不大。
对于如何优化沪指编制,李迅雷提出4个建议:
第一,关于公司结构。由于科创板本就是上交所的市场板块,科创板公司计入上证综指本就是上证综指的题中之义。
第二,关于垃圾股。这类公司难以代表上市公司整体情况,股价波动性大、交易流动性差,历来不符合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标准。考虑到这类股票市值占比极低,对指数和市场影响极小,因此争议也较低。因此,ST股票宜尽早从指数中剔除。
第三,关于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2013年欧洲STOXX 50指数调整、2017年标普指数调整,都有对新股计入时间进行优化的成熟经验。可借鉴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尽早实现新的调整。
第四,关于加权方式。从境外情况看,美国标普、香港恒生、日本东证TOPIX总股本加权改为自由流通股本加权,上证综指可借鉴并早日推进。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责任编辑:陈合群_NB12679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