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生活

国内 商业 滚动

基金 金融 股票

期货金融

科技 行业 房产

银行 公司 消费

生活滚动

保险 海外 观察

财经 生活 期货

当前位置:财经 >

“大国治贫”系列报道之《扶贫车间进乡村》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 2018-12-04 18:32:13  责任编辑:cfenews.com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改革开放40年,我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扶贫领域改革,确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贫6853万人,年均减贫1370万人,6万多个贫困村脱贫,153个贫困县摘掉了“贫困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一个个曾经的“贫困样本”蝶变为“脱贫样本”。“大国治贫”系列微视频遴选10个脱贫样本,展示中国扶贫的智慧、奇迹和贡献,三年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现象将首次整体消除,新的中国奇迹将再次展现在世界的东方。

上午10点50分,石翠平放下手中的编织工作,起身和工友道别:“孙女放学啦,中午给她做点儿好的。”

石翠平是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陈王街道西曹村村民,63岁这年她成了一名产业工人。只要家里没事,她都会来村里的扶贫车间编织藤椅。车间实行计件工资制,她平均每个月可以赚到2000元左右。

石翠平说,这工作不累,又能和工友聊聊天。最重要的是,弹性工作制让她可以按时接送上学的孙女。在这个约4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里,像石翠平这样的工人约有60人。

说起“扶贫车间”,鄄城县董口镇起步得早。

一次,镇党委书记李玉如到代堂村走访,看到几间自发搭建的“小窝棚”式的发制品加工点,大大小小共7处,村民在“小窝棚”里围坐着,边干活、边唠嗑,有说有笑,很是热闹。74岁的李爱云告诉他:“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来这里干点小活,累不着,和老姊妹们说说笑笑还能挣钱贴补家用。”

这个情景启发了李玉如,他想:全镇大部分因各种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大多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却因为找不到就业岗位而闲散着。政府能不能针对有劳动能力的留守妇女和老人,在村里建设扶贫车间呢?

董口镇党委经过集体研究后,利用村小学旧址、村集体活动场所旧址和闲置的民宅,为33个行政村各建了一处300平方米左右的扶贫车间,共吸纳5000多村民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占40%。政府按照就业门槛要低、增收效果要好、产业发展要稳、可以就近就业的标准,通过优惠政策让扶贫车间更多地招收贫困群众,同时组织贫困户培训提升劳动技能。

就这样,有村民回乡承租扶贫车间,自己发家致富也帮助贫困乡邻实现了就业脱贫。也有手脚勤快的村民从普通工人当上了“小老板”,从贫困户成长为带领大家脱贫的致富能手。

不久,董口镇办扶贫车间出了名。菏泽市、山东省先后召开现场会,将这里定位重点观摩乡镇,一拨一拨的取经人来这儿参观考察。

这几年,山东省已建扶贫车间5700多个,带动10万名贫困人口脱贫。一大批难以外出打工的农村妇女、老人、残障人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过上了看家挣钱两不误的日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鄂平)

关键词:

专题首页|财金网首页

原创
新闻

精彩
互动

独家
观察

京ICP备2021034106号-3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  财金网  版权所有  cfenews.com